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觀自在菩薩 / Avalokiteśvara」標籤的文章
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/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

圖片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/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山西的遼代木雕彩繪水月觀音菩薩像。現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。 (圖片來源: File:Liao Dynasty - Guan Yin statue.jpg - 維基百科 、 觀世音菩薩 - 維基百科 ) --- 音樂欣賞  心經  梵語版  --- Heart Sutra (Music by Imee Ooi) - Lyrics Sanskrit and English - YouTube 演唱者:黃慧音 (Imee Ooi) ---前言--- 「《心經》,通稱為《般若心經》,乃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,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…」此經文是「釋迦牟尼佛」向其智慧第一,最有智慧的弟子「舍利子」所說的,講述「觀自在菩薩」境界的深般若,菩薩智慧。 佛法是釋迦摩尼佛在悟道成佛之後,廣為弟子與眾生所說之法。以此法教導眾生人天道、解脫道、菩薩道,以斷除煩惱,出離生死流轉,直到最終成佛。佛是智慧和慈悲的圓滿者,眾生都有成佛的潛能,因此佛與人的關係是師生關係,而非神人關係。佛法的性質是教育,教導眾生向自心內在與生俱有的智慧來開發,而非僅向自己的心外依賴、求取,自己卻不發心改變,不付出努力。佛法是慈悲、信願和智慧這三者均包含與融合的教育,而非單只仰賴信願的宗教信仰。 ---經文簡介--- • Prajna / 般若 - 相對於世間的有漏智慧,或「世間哲學家所謂的智慧」,此為「無漏智慧」,是純善且能斷除煩惱、得解脫、出離生死流轉的智慧。此外,有智慧的人不一定聰明,聰明的人亦不一定有智慧。而無漏智慧既非,也無法取代世間的知識、學識。 • Prajna Paramita / 般若波羅蜜多 - 佛陀依不同對象的根器利鈍來說法,依次第而有「人天道、解脫道、菩薩道」。其中最高次第,菩薩道的實踐法門是「六波羅蜜多」(six paramitas),又稱「六度」,其依序為「布施、持戒、安忍/忍辱、精進、靜慮/禪定、般若」。前五乘每項都需要有第六乘,「般若」來引導,否則會偏離「正法」。此心經就是在講述第六乘,「般若波羅蜜多」。 • Heart Sutra / 心經 -「心」在此的意思為精要。「佛說法四十九年,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」、「玄奘法師自印度回國後,譯出經典一千多卷,其中的六百卷是《大般若...